(通讯员范云飞、廖璨璨、杨雅捷、王吉祥)2月25日,《民藏》编纂工作研讨会在海南召开。首批41项课题已完成文本初稿9项,预计2023年底首批《民藏》工程编纂成果将陆续出版面世。第二批19项《民藏》正式立项。
《民藏》总编纂李军、郭齐勇,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戴建伟,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大鸣、《民藏》编纂委员会顾问舒大刚,以及16位委员、3位审稿专家等参加会议。
《民藏》由武汉大学、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三方合作编纂。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民藏》编辑部主任孙劲松介绍了编纂工作进展。与会学者围绕材料去取、撰写体例、审稿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南海佛学院院长印顺指出,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参与佛教民本思想的收集、梳理工作,更深入地推进宗教中国化“海南实践”,使得浩如烟海的传统佛教经典籍绽放出时代的光芒。
舒大刚指出,《民藏》是传世工程,其独标“民”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是受民喜爱的项目。结合工作需要,后期将动员优秀审稿专家加入审稿团队,共同为《民藏》项目成果的高质量出版保驾护航。
戴建伟认为,《民藏》编纂就是继承和发展“民为邦本”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孔学堂将在抓落实、抓支撑、抓转化方面进一步发力。
沈壮海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落到实处。《民藏》工程切入点精准,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中华文明价值观的主张,对于治国理政有重要意义。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要认真对待,质量为重,既要培养人才,又要塑造精品。
周绚隆表示,以“藏”的名义出版的图书涉及文献和理论两个部分,在《民藏》编纂过程中,须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相统一,既要对选编的文献作提要说明,还要在解析部分作理论阐述。中华书局作为《民藏》成果的出版机构,将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郭齐勇认为,民本思想零散出现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直到明清之际“新民本”思想兴起,才蔚为大观。我们要追溯其源头,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动、发展,到相对成熟的全过程,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用于当世。
李军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民藏》编纂工作下一步要将工作重心转入审稿、出版上来。一是要强化精品意识,高标准做好各环节工作。二是要及时优化完善审稿机制,切实筑牢质量“防火墙”。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