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国学一程,三生有幸
杨振(2007国学试验班学生,现就职于宁波银行苏州分行)
2007年,18岁的我初入珞珈山,有幸加入了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从此,“一路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开启了一段浪漫的学术之旅。犹记得开班第一课,郭齐勇老师谈及设立国学班的初衷,表示国学班并不是要培养“国学大师”,而是要培养一些“读书种子”。为了实现这一“小目标”,郭老师们呕心沥血,为我们争取了最好的教学资源。国学班的教学,打破了现代“文史哲”分立的模式,我有幸得到了武大最优秀的师者教诲,从“四书五经”到《史记》、《汉书》,再到“唐诗宋词”,汲取了大量养分,心中那颗“种子”也在一步步萌芽。
2013年,硕士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继续学术深造,而是离开珞珈山,走入了社会。奔波忙碌中,更关注的是工作业绩和柴米油盐,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安静下来细心阅读。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大学六年在国学班学的很多东西,却像泉水一般,不断的涌了出来。以前很多机械记忆的文字或者懵懵懂懂中学到的哲理,不断映入脑中,与生活经历相映证,使我不禁反复回忆、反复思考着,心中潜藏的那颗“萌芽”又开始慢慢长大。如今,三十而立的我,开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也渐渐明白自己肩上那份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责任。
大学期间,在教五听过郭齐勇老师的一个讲座,郭老师说自己是一个文化“守成”主义者,那个时候,我并未理解“守成”的含义,依稀觉得它似乎是“保守”的同义词。在当时的我看来,破旧立新,创造新的世界才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确实太肤浅,太缺少实践体认,没有认识到“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年初,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中央不得已作出了武汉“封城”的决定。随后,解放军、各省市医疗队源源不断奔赴武汉,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最终“战疫”成功。试想,如果武汉人民没有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如何能做到76天自我隔离不外出,有效切断传染链条;如果医护人员没有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如何能在未知的恐惧下,毅然奔向疫情中心区救死扶伤。“家国情怀”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千年以来,我们都在学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抑或“人生在世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长大。这种传承的情怀和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关键。“文化精神”是一种历经长时间达成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维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发展,即使遭遇大的灾害和变故,我们也能依靠这种“精神共识”生存下去。这种精神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历经了今年的疫情考验,我的感触更深。
但随着当今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类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的言论披着人性解放的外衣兴起,攻击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似乎也深以为然。作为国学专业的学生,这个时候更需要挺身而出,捍卫理想价值。在社会日渐撕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去弥合裂痕,统一认识再出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项使命的推动者,哪怕不能改变什么,起码我们可以创造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孕育新的读书种子,也不负师长教诲。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年初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武大学子的心。记得我当时几乎每天12小时都在刷手机,害怕错过每一个有关疫情的新消息。既为每天死亡的病例伤心,也被每天不断新增的治愈数据鼓舞着。万幸的是,武汉的师友最终都安康无虞。虽未能赴樱花之约,但通过武大的移动摄像机,实现了云赏樱,已无遗憾。春日到来,武汉也迎来了新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学院迎来了建院十周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感谢国学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能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教诲,是我一生之幸。也希望国学院在读的各位师弟师妹,学业有成,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各位师长身体安康,家庭幸福,有你们在,珞珈山就是我永远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