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学院成立10周年,同学们纷纷撰写了纪念文章,我也在琢磨应该写点什么。自2015年毕业到政协工作后,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近期又重新在我脑海浮现:国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算不上一个会读书的人,即便如此,在国学院的熏陶下也浏览了不少的经史子集,当然大多不求甚解。可是工作后我却发现,读了这么多经典,在工作中竟几乎全都用不上,曾经视若珍宝的竖排古籍也都被我一一束之高阁。国学有用吗?
然而疲惫时,想一想“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子,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低落时,想一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内心便恢复了自信;拮据时,读一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立时淡泊;寂寞时,读一读“德不孤,必有邻”,心胸顿开。《易经》让人深刻,《史记》令人厚重,《老庄》使人通达,《文选》沁人心脾……国学难道真的无用吗?
有用无用,不能简单以看得见的功用来衡量。记得2008年刚到国学班求学时(那时国学院尚未成立),先生们为大家指点迷津,当谈到国学之用时都讲:国学无用;但正因其无用,方为大用。当时我不明所以,现在却深以为然。
国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读书之法、治学之方,更是传授处世哲学、人生智慧。在国学院读书时,我就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这里不仅能汲取知识、习得技能,也能学会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国学教会我们如何依循圣贤的教诲,去实现君子人格的塑造。正如院训所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毕业5年了,曾经的“子曰诗云”渐渐变得陌生,昔日的良师益友也很少再有联系,但院训带给我的心灵触动和启迪,却早已深入骨髓,并历久弥新,有时我也许并不自知。我愿意将我的一点体会分享给大家,尽管可能不够成熟。无伤大雅,仅作一名毕业生向各位师友的思想汇报。
“志于道”——人生要有方向。生活的苟且几乎把每一个人都逼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诗和远方越发弥足珍贵。记得一位好友曾经评价我:“你不像某些进入体制内的同学,有些急功近利,反而非常淡定。”我想这应该是国学所赋予我的品格。面对现代社会的纷纷扰扰,任谁也做不到真正的心如止水。但每当读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便使我愈发确信,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服务国家和社会。于是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开始归于平静,面对个人的荣辱得失,也就多了一些“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
“据于德”——处世要有操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操守。在这一方面,国学给我带来诸多裨益,其中有两点我觉得尤为突出。一个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行动自觉。五年来,尽管自己所从事的都是极其普通的工作,但事无巨细我都极端认真,从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食百姓之禄,忠百姓之事”——要对得起良心。另一个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反思能力。工作没有做好,挨了批评,不急于从别人身上找借口,而是多从自身找原因。也许错不在你,但错关于你。多反思,少抱怨,有助于能力提升。
“依于仁”——事业要有担当。干事创业,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奉献一行。作为机关这座大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尽管并没有机会直接“治国平天下”,但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担当作为,也是在践行圣人“仁者爱人”的教诲。“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贫困县挂职期间,我认真钻研扶贫业务,成了大家口中的所谓“扶贫专家”,我当然知道这有些言过其实。挂职结束后,我又认真学习组织人事政策法规,一步步让自己成为业务骨干。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守土尽责,团结协作。我想这就是“当仁不让”吧。
“游于艺”——工作要有本领。国学赋予我们文化理想,同时又提醒我们不能理想主义。要实践“志道”、“据德”、“依仁”,根基在“游艺”——干工作不能只靠信仰和追求,也要让自己变得技艺高超、本领高强。国学院教会的啃书本领,让我每次在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时都能从容不迫——大部头的书都读过了,还有什么事做不了?国学院传授的治学方法,让我在从事诸如档案审核工作时能够游刃有余——这不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国学院提供的跨学科训练,让我在工作中习惯于融会贯通,视野随之打开。
国学到底有什么用?我想,现在我已经有了答案。在技术层面,若非从事相关研究,国学确实没有太多用处。但在价值层面,她又极其有用,她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信念支撑、心灵浸润和人生启示。
也许这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作者:2008级国学班本科生,就职于全国政协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