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博士生刘莉莎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资格,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汉学系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9-2015.9)的交流。鲁汶大学的博士生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二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三是参加读书会、研讨会,或承担一定的本科、硕士教学任务。鲁汶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学术氛围则自由宽松,尤其注重师生间的讨论和交流,给予博士生“量身定制”的指导。以下是来自刘莉莎的留学小结:
鲁汶大学的博士生并没有课程学分的要求,但我选修了多门相关课程。最主要的是由汉学系系主任钟鸣旦教授与我导师戴卡琳教授所合开的中国哲学,主要为阅读《The Dysfunction of Ritual in Early Confucianism》这本研究《礼记》的著作。上课的形式类似论文答辩,比如钟教授先陈述书中的观点和论证,戴教授则充当质疑者和挑战者,钟教授再予之解释或反驳,如此往复。在两位教授针锋相对的辩论之后,学生们也被邀请进来提出问题,进行交流。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学生通过转换不同的思考角度,理清辩论双方各自的逻辑,在批评和反思中明确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判断。这就能让学生化被动阅读为主动思考,并锻炼出清晰阐述和论辩的能力。另外我选听了哲学院的多门课程,如伦理学、古希腊哲学原著导读、政治哲学、法哲学等,体会了他们开放、多元、富有挑战性的课堂,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学识。
我也参加了博士生的读书会。会上我们各有机会带读,并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讨论。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诠释和新见都必须在读通、读透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要极为注意字句的理解和文本的逻辑结构,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想当然耳。这使我的英文以及文本阅读和解读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在戴教授给硕士开的墨子研究的课程上,我也承担了一次英语教学任务,将我正在进行的研究与硕士生们进行了交流。他们的提问和讨论也给了我新的启发。
在鲁汶期间,我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戴教授鼓励我深入理解但不囿于前人的诠释框架,关注更基本的疑惑,提出更有力的问题,作出更详实的论证。论文完成后,系里的教授和博士们组织了一次讨论,给予了我十分宝贵和中肯的意见。
今年初我参与了汉学系举办的“rethink sinology重新思考汉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欧洲各国的教授们探讨了重新定位和研究汉学的方法论问题,并进行了许多具体的专题探讨,我置身其中,亦获益匪浅。
我所在的汉学系很小,大家的联系非常紧密。每学期开始会有教职工会议,博士生也会被邀请参加,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事务会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讨论。每学期有两次“十分钟研讨会”,类似于主题辩论会,也是讨论关于不同的教学、科研思路,气氛活跃,大家畅所欲言。每周三大家会聚在一起吃中饭,讨论研究、教学、学习、时事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这种互动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比利时的文化、适应环境、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授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博士生们也时有聚会,互相支持鼓励。另外我参加了徒步小组和慈善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比利时的风土人情,也交到了许多国际朋友,与他们的的交流也拓宽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在鲁汶,我更加确信,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找到客观上有价值而主观上又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个追寻的初级阶段,也许会徘徊、茫然、疑惑、失望。然而,一旦坚持下去,用端正认真的态度,不断探索、否定、接受、怀疑、反思,到最后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确信。不必急于求成,但务必持之以恒。这就是为什么在看似“枯燥”的学术研究中,能产生巨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在这一年里,我不断学习、成长、成熟,对所有获得的帮助深深地感恩。这是一个日益开放和包容的时代,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者,我深刻了解到我们既要了解自身,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文化的自信有利于民族的自信,开放的交流更是有益于不同族群相互之间的理解以及共同的发展。(刘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