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孔子诞辰2566周年前夕,凤凰网国学栏记者对我院郭院长作了专访。兹将郭院长的回答公布于兹,转自凤凰网。
谈祭孔与以孔诞为教师节的重要性
郭齐勇
《礼记·学记》篇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民族的兴衰都与教育密不可分。西周官师治教合一,“师”即“有德行以教民者”。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君子之人格,更深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风气及民生治理等问题。自春秋末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霍乱世人,孔子慨然担负道义,教不择类,以六艺相授,传承典籍,形成中国文化的根基。至于其教学,更是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以身示教,在经义涵咏间启发学生,培养士子道义担当。当时的仪封人就称赞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世更尊孔子为“万世师表”,赞誉其“道冠古今”、“德侔天地”。而祭祀先师的仪式更是传承已久,《礼记·文王世子》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尊师等同于重道,这就要求在学生在受教之初端正目的。而在释奠礼中的仪式中更赋予受教育者对前贤的敬重,由此使得学习自始至终都赓续着传承的使命感。即使是现代学习目的的实现、学术规范的建立、德性人格的养成,都与孔子所开创的学风息息相关。因此,祭孔拜孔不仅是向至圣先师致敬,更是在拜祭之时遥契古人的志向,在学习中肩负文化传承的责任,在研究中贯注学者应有的使命。
相比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如果我们放到更大更长的时空背景上,从可大可久的视域看,把教师节定在约定俗成的孔诞日(9月28日)则有更大意义,与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更深刻内在的联系。中国素以文教立国,有深厚的传统。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与释迦牟尼、耶稣等相比肩,然而孔子不是教主,而是教师,人文化成的意义更加伟大。以孔诞为教师节,理所应当!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改日期的形式问题,而是教师的尊严与光荣之所在,还带有很深的文化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加州、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教师节都使用国际教师节9月28日——纪念孔子的诞辰。中国大陆是中国文化的正宗、正统,唯其如此,更应以孔诞为教师节。在法律上明文改定孔诞为教师节,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教师的合情合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