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7点,徐少华教授应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之邀,于哲学院大报告厅与到场学生分享了他多年以来游学海外的所见所感。徐少华教授的广博视野和幽默谈吐使得该场讲座气氛热烈,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中国高校教育的思考。
人文素质培养存在差距
讲座伊始,徐少华教授用幻灯片向我们展示了他在海外名校游学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其间穿插了种种游历趣事和风土人亲的介绍。他笑称看过那么多名校,武大的校园风景可谓举世无双,也只有康奈尔大学才能与之媲美。但同时,他又感慨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中国高校的软肋——海外高校校园内往往建有各种高水准的博物馆,藏品往往极其珍贵。例如哈佛大学,其校内坐落着十几座博物馆,其艺术博物馆在世界上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耶鲁的欧洲艺术博物馆更收藏着私人捐赠的价值连城的名画。海外名校的博物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于文化传承也功不可没。而我们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不可不说是中国高校的遗憾。另一方面,海外高校的图书馆资料齐全,开放时间长,午饭晚饭时间从不关闭,让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这也是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的地方。
办校理念有所不同
徐教授精辟品评了各大海外高校的特色:建筑最雄伟壮观的是耶鲁,对于学术熏陶最有帮助的是哈佛,校园最美的当属康奈尔,然而学术最经典的象牙塔还是在普林斯顿。徐教授说,办大学,最赚钱的是商学院医学院,最扬名的是法院。然而普林斯顿大学几百年来死守文史哲数理化这类基础学科,招生规模也从不扩大,本科生每年不超过一千,硕士博士只有六七百,全校一共也就六七千人。在这种精英式的培育之下,他们培育出的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虽不是高校中最多的,却是比例最高的。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高校不断扩招,重数量不重质量,实在让人痛心。徐教授提起武汉大学曾经有过的招生数量全国第一的新闻,觉得这并非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宣扬这一指标甚至让人觉得颜面无光。
这一对比,体现出的其实是办校理念的差异。海外名校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通识人才为目标,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基本前提,但在布局上有侧重。一般院校规模普遍大,注重国民素质提高。而名校规模相对较小,侧重学术发展与精英教育。并且他们的本科、专科教育,以及公立、私立和社区大学等不同层级教育体系比较完善。而中国对于高等教育的盲目狂热使得高校连年扩招,专科院校等无人问津,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对于高校的发展也并无裨益。
办校理念的不同,自然也导致了高校学科设置、机构运转等方面的不同。海外高校在本科阶段只分年级不分院系,直到三年级才根据兴趣侧重选择与志向联系较多的课程,学科划分并不像国内高校一样细致;在选择本科生导师(Master)方面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苛刻;还要求所有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必须给本科生开课,并提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各种校园活动与研讨会五花八门,应试与竞争没有那么白热化,同时提倡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在硕博教育方面,海外高校更注重专精与拓新,面向世界进行人才培育。博士学位攻读时间较长,人文学科是其中最长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海外高校一般不允许在同一学校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强迫人才流动,这也有利于学术视野的拓宽。
中国未来教育的可能改革方向
徐教授称,行成现在这种局面,是与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国家的建设亟需人才,因此要求人才培养专门化、时间缩短;这种模式在现代背景下是需要调整的。而我国的科举制度自唐宋以来便已成型,应试因素导致教育普遍忽视实践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将是未来将要摸索的方向;学校的定位也应该更加明确,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培养人才应更加注重其质量。总之,中国高校改革培养模式与体制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致力于让中国高校的教学、研究、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走向国际前沿。
最后的提问环节,徐教授对于学生们的感想和疑惑进行了悉心解答,也提到说,当下东亚汉学在西方发展并不快,西方需要拥有汉文化背景和扎实学术功底的中国学生,如何宏己之长、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国学走向世界、走向国际,正是我们学生应该思考与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