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至28日,武汉大学国学院2010级国学弘毅班学生远赴敦煌考察,这是继齐鲁之行后国学院举办的第二次访学活动。在该次活动中学生们参加了敦煌研究所的讲座,深入了解了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和研究价值,对古丝绸之路起点——敦煌的璀璨历史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一路舟车劳顿,22日中午,国学院学生顺利抵达敦煌研究所。当晚,曾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彭金章老师特地为同学们讲演,聚焦敦煌与莫高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他提到,汉末两晋十六国时期,中原数百年间战火弥漫,敦煌远离政治中心,局势相对稳定,在当时属于经济繁荣的特殊地区。为了躲避战乱,一批批中原世家大族举家来到敦煌,这里因此文化兴盛,多有硕儒大家。而敦煌又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乃古代通往西域、中亚、印度、西亚、北非、欧洲的必经之路,用《后汉书》里的话说,敦煌实乃“华戎所交一都会”,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所,风云际会,莫高窟由此诞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西有鸣沙山,东接三危山,两山间夹一宕泉河。至于莫高窟名称的由来,彭老先生则介绍说,古敦煌有莫高乡,莫高乡有莫高里,莫高里有山名莫高,莫高山即今鸣沙山,洞窟开凿于莫高山,故称莫高窟。但他也提醒我们,这也可能是音译所致,需要仔细考究。莫高窟东麓断崖崖面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身,记录着丝绸之路的繁盛和佛教兴起的辉煌历程,保留着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又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老教授渊博的学识与亲切热情的态度令同学们深受感染,对接下来两天的莫高窟考察行程期待不已。在国学院老师与敦煌研究所的接洽之下,国学院的学生们在莫高窟享受到的是学者待遇,不像普通游客一样只能参观8~10个窟、参观时间不超过100分钟,而是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整整两天,并能参观许多不对外开放的特窟。这样的访学机会可谓珍贵。在接下来两天的实地考察过程中,虽然筋疲力尽,但学生们依旧津津有味地聆听讲解员对于壁画内容、时代等等的介绍,现场也多有发问和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两天的参观行程完毕后,敦煌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元林又召开题为“文明间的对话——敦煌艺术中的日、月神图像”的讲座,他主要统计、比较、分析了敦煌壁画中出现的日月神图像,将它们分类并与异域壁画中的相关形象作出比较,从细节展示出了中外文化交融的事实,开拓了学生们的学术思路,为莫高窟研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学生们也纷纷提问,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离开敦煌研究所后,国学院学生参观了汉武帝在设敦煌郡不久后于北边修筑的长城遗址,同时游访了位于敦煌西面的阳关与玉门关遗址。大漠与中原迥然不同的苍茫景象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平日习得的书本知识此时变为实景,一段段史书中的记载因而变得鲜活起来。
访学归来,国学院学子纷纷畅谈感想,表示视野大为开拓,学思深受启迪。